常德农商银行坚持服务“三农”、服务小微、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,全力助推常德经济社会发展,已成长为全市从业人员最多、网点分布最广、业务规模最大、税金缴纳最多的金融机构
湖南常德农商银行自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常德就有了农村信用社,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。2005年,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,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履行管理、指导、协调、服务职能。2016年9月26日,全市整体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,现有常德、津市、临澧、石门、汉寿、桃源、澧县、安乡8家农商银行,是全省市州靠前整体完成改制的单位。
在常德市委、市政府和湖南省联社领导下,常德农商银行坚持服务“三农”、服务小微、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”发展战略和湖南省联社决策部署,全力助推常德经济社会发展,已成长为全市从业人员最多、网点分布最广、业务规模最大、税金缴纳最多的金融机构。
截至2017年9月末,常德农商银行系统有在职员工3289人,占全市银行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39.51%;有营业网点305个,占全市银行机构营业网点总数的42.59%;各项存款余额679.37亿元、贷款余额342.10亿元,分别占全市银行机构的22.49%和22.34%,连续多年居全市银行机构首位。2016年,全市各农村商业银行共上交税金4.089亿元。
从供给侧出发,支持地方发展
近年来,常德农商银行系统以务实举措扩投放、争份额、增总量,主营业务保持了中高速增长,存贷款规模在全市银行机构稳居首位,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。至9月末,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各项存款较年初增加75.17亿元,增长12.44%,同比多增1.10亿元。各项贷款较年初净投34.68亿元,增长11.28%,同比多增2.79亿元。
突出重点领域扩投放。作为“支农支小”的金融主力军,全市农商银行按照回归支持实体经济主业本源的方向,积极策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调整优化信贷结构,重点向农业现代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全域旅游、金融扶贫和“三小”市场倾斜。至9月末,全市农商银行系统累放各项贷款214.06亿元,同比多投55.19亿元,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46.17亿元,新增8.80亿元;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6.39亿元,新增16.23亿元。涉农贷款、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实现了“一个高于”和“三个不低于”目标。
创新金融产品见成效。全市农商银行系统结合地方经济特色,创新金融产品,着力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短板问题。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,有力促进了农村资产盘活和农村融资担保渠道的拓宽,受到了中央六部委和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。至9月末,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共发放该抵押贷款6973万元,占全市银行机构该类贷款的九成以上。同时,还创新推出商户流水贷、商户联保贷、现房抵押按揭贷、双创示范户信用贷等信贷产品大力支持“双创”人群创业发展。
金融精准扶贫显担当。全市各农商银行勇于担当精准扶贫政治责任,切实加大对贫困人群的信贷资源投入。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贫重点对象,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网点分片包干责任制,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全面对接、应贷尽贷。创新推出了“政府+银行+创业贫困户”的创业式扶贫信贷模式、“产业+精准贫困户”的就业式信贷扶持模式和“银行+地方优势产业+精准扶贫”的受益式信贷扶持模式,让贫困户“贷得到、用得好、还得上”。至9月末,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45754户,全市各农商银行已评级145513户,参评率99.83%;获得有效授信农户128253户,授信率88.14%,授信总额30.78亿元,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.73亿元,现有余额10.22亿元。
从需求端着力,对接实体经济
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贴近基层的优势,借助全市305个网点的广泛“触角”,创新服务方式,主动对接客户,深入发掘和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。
优化金融服务平台促便利。近年来,全市各农商银行新系统、新业务开发、上线、运行力度加快,逐步形成了“信贷产品特色化、支付结算电子化、便民服务一站式”的服务体系。如银行卡业务即福祥借记IC卡、福祥便民卡、福祥贷记卡(公务卡)等;电子银行业务即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、微信银行、电话银行、自助银行、ETC等,自助服务终端即特约商户、银联扫码支付、助农服务终端、金融扶贫服务站等相继运行;代理非税、国库集中支付、保证金存管、归集公积金,代发财政惠农补贴,代缴水电学费等业务不断增多;投行、主动负债、债券借贷等资金融通渠道不断拓宽。至9月末,共发行福祥借记卡578.36万张(其中社保IC卡238.86万张)、福祥贷记卡(公务卡)2519张、福祥便民卡8.92万张,拓展手机银行40.57万户、网上银行6.12万户、ETC2.92万台,发展特约商户5886户,营销银联扫码支持2.69万户,投放自助设备855台,建立离行式自助银行60个、金融扶贫服务站257个。
主动对接实体经济促发展。全市各农商银行加快从“被动”受理业务向“主动”提供金融服务转变,年初全面启动“访客户、问需求、优服务”活动,上门对接园区企业、农户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个体工商户、小微企业等各类实体,深入了解潜在客户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,结合客户实际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。至9月末,全市各农商银行仅福祥便民卡发放8.92万张,授信121.98亿元、用信70.72亿元。
抗洪救灾保障生产促稳定。近年来,全市各农商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与当地党委政府、农户、商户、小微企一道抗大灾、解难题、攻难关,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。在积极自救的同时,克服困难,保安全、保开门、保服务,采取上门服务、接送服务等多种灵活的方式,开辟绿色通道,为受灾群众提供了贴心的金融服务。据统计,近年来仅累计发放农户、商户、小微企业抗洪救灾专项贷款10亿元以上,为政府解了忧,为客户解了难。
下一步,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不忘初心,矢志前行,紧紧围绕市委七届四次全体(扩大)会议提出的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”总战略,助推“新常德新创业”,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作出应有的贡献。(湖南常德农商银行周海军)
责编:王玺,责审:王汉,美编:王玺
标签: 临澧新闻客户端